读万卷书
还要行万里路
行万里路
还要阅人无数
带着感受去游走他方
那些风景风情会更有故事
带着觉察去结识他人
那些见闻见识会让我们懂得人情练达
游走大地
守护大地
那一路风景,那一方风情,
还有那一些笑脸欢颜
我们为你留下印记
农产品的采收也是去农场溯源的一环。听说汩汩农场的红薯成熟了,我们又再一次去到了汩汩农场。
与之前去的感觉不一样,车一拐进路口就感觉视野宽广了不少,一眼就看见了农场的小院。季节交替,万物更新,我记忆中的汩汩农场还是一派夏季的模样。
放眼望去,之前种南瓜的田里种上了油菜;种土豆的田里长着还没打卷的大白菜;红彤彤的番茄田里,现在倒是长着绿茵茵的胡萝卜苗了。
田地就像天地间的一幅画,农夫是那不停作画的笔,停停画画,其实每天都有改变,给到你意向不到的惊喜!
农场没人挖红薯
梁老师和孙老师都在小院里忙活。我们奇怪怎么没有嬢嬢们呢,不是挖红薯吗?
孙老师笑盈盈的把我们带到了红薯地,让我们见识见识他们的前期工序。
只见一位大叔带着护目镜,手持一个长长的工具(貌似割草机),往长满红薯藤的土方上一扫,碎末飞溅中,滕根分离。
原来,为了节约成本,农场早就不用人工挖红薯了,是请附近的刘师傅开着机器来挖的。现在只用捡红薯啦!
*早的时候没有去藤,结果红薯藤太多太长搅到了机器里面。
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有才的梁老师想到了用电锯将每一厢红薯藤先分割开,再用上面那个机器像割草一样从底部割断。
说起红薯藤,孙老师提到的一个专业词汇“控旺”。意思是控制红薯藤的长势,让红薯根长得更好。这是他们去到外省考察后,发现同行做得很好的一点。
红薯藤搅机器后,“控旺”显得尤为必要。如果控制住红薯藤的长势,也不用前面两道工序。但至今,他们还没找到实施方案。考察中所称的“控旺”,基本都使用了生物控制剂、膨大剂等,完全违背了生态种植的原则。
一直笑盈盈的孙老师也忍不住感叹:“红薯生态种植不容易。”
想**的蚯蚓
看着从机器下面跑出的紫薯好多都断了,断面冒着鲜紫色的汁水,我们都感觉好可惜。
于是我们找来锄头和篓子,想要自己挖出完整紫薯。
半个小时过去了,我和思嘉轮流上战,田里挖了一个小坑,目标紫薯**坑中,多次试探它还是深扎地底,*后不仅目标紫薯夭折,还殃及了它的家人和邻居。
为什么会这样?看看田里的蚯蚓吧!
由于物资充裕,田里蚓口暴增、体重超标,翻起来的土壤里蚯蚓到处可见,几乎看到的每一根都和我的手指头一般粗,难道跑出来的都是为了多多运动减**?
如果蚯蚓也可以酵素轻断食**,那汩汩农场的蚯蚓估计会争先报名。
孙老师笑呵呵的翻起土块给我们介绍蚯蚓的粑粑,真不讲卫生,这田里被它们拉得到处都是!
不是机器太粗鲁,我们也没有太温柔,是孙老师他们给了土壤太多营养,紫薯们都在使劲长,薯民平均身高体重已破纪录啦!
**次学吃红薯
一到农场,孙老师就说请我们吃烤红薯,但洗洗放烤箱至少一个半小时。挖红薯耗尽了体力,好不容易红薯熟了,闻着红薯的香甜,看着红薯流淌的糖蜜,孙老师却让我们别急。
缓缓地给我们讲起了她吃烤红薯的经验:一定要先吃紫薯,紫薯糖分相对低一点,但是口感糯唧唧;第二是板栗红薯,掰开来看是难得的黄色,口感比紫薯粉,实在像炒熟的板栗,也会更甜一些;*后则是常见的烟薯了,这个孙老师让我们扒了外皮,一口抿下去再吃,香甜滋润溢满口腔。
真是个会吃的香香嘴,之前她家的墩墩南瓜和番茄,到现在都还有人怀念呢。
让后来者的路更顺畅
其实这一切,都归功于敢于尝试,汩汩农场不大,但他们却试验种植了上千个品种。包括这次的机械化采收,都是他们在试错中总结出来的好方法。
梁老师和孙老师亲力亲为尝试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未来给更多想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友们打下基础,替他们把可能会踩的坑先踩一下,找到一些解决方案,让后来者的路更顺畅。
生态农人不易,做敢于尝试的生态农人更不易。我们能做的就是和他们一起,守护大地!
守护大地志愿者招募
守护大地是一个由生态农人、**学者、消费者、志愿者、销售联盟等共同建立的社会化公益组织,希望探索用社会和商业的力量,推动解决乡村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生态模式。
加入守护大地志愿者,可以**获得培训资格,学习如何判断食材品质,学习专业的生态农业相关知识,参与实地溯源考察。
我们会在全国各个地区,持续组织志愿者,开展生产者和消费者链接的行动,会共创出更多合作形式,如食材溯源考察、研学、食育活动、公益社区配送等公益活动
让你实际行动去筑就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,让你的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更纯净的天地。
(注:志愿者的在线学习、培训、考试无需任何费用,可根据您时间自行安排在线参与,具体流程请报名联系)
联系方式
▶ 联系人
赵丹丹
▶ 电话
18620072385
▶ 微信
scarlett20072385
(添加请备注:守护大地志愿者)